【学习胡锦涛重要讲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
—— 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科学指南,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科学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道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选择、奋斗的过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探索和艰苦斗争。但是,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还是辛亥革命,无不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这一系列艰辛探索和努力,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尝试过各种思想武器。经过激烈斗争,马克思主义逐渐赢得了广大进步青年,成为中国人民的信仰,在中国社会扎下了根,并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具体的真理,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建党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事关一个十几亿人口的社会主义中国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党建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智慧结晶,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在理论上更加成熟。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中走向伟大复兴
科学理论的历史地位,归根到底是由实践决定的,是由其历史作用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之所以能够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解体、民族就要分裂。作为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面对深刻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只有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为实现我们的目标而共同奋斗。这是我们从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出的最重要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30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高达10%左右的年均实际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7.16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00美元,已经跨入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长到2011年的2181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2011年的6977元;我国已经成为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第二大贸易进口国、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器,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精神支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受住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严重政治风波和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峻考验;我们有力排除了境外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成功处置了西藏拉萨3·14事件和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我们夺取了抗击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的胜利;我们成功应对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我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世博会,完成了载人航天和深海探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等等。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导。
事实深刻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的根本思想基础,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和挑战的主心骨。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一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理论,才能指引我们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民族性
一种理论要发挥长久的影响力,不仅要取得实践领域的成功,而且理论本身也要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够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不断成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这样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坚持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坚持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生产力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言之,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运用其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今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具有实践性。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是实践。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从经济特区的兴办、沿海城市的开放到内陆城市开发、开放,从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党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汲取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经验,不断研究解决前进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可以说,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每前进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会发展一步。实践品格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开放性,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体系,决定了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它还要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大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时代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时代的新变化和新发展,深刻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不仅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而且积极批判地吸收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理论成果;它不仅立足于中国实际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而且以宽广的世界眼光观察和思考中国的发展,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和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深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和当下实践中,具有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际,扎根于民族沃土,与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要求有机结合,并深深熔铸在整个民族的创造活力中,充分显示了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等等,既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又表达了当代中国文化,同时还是对我们民族当下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当下、不忘本来的精神。
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时代呼唤理论创新,实践需要理论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就是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用科学方法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科学理论只有为人民所了解、所掌握,化为自觉行动,真正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才能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用大众话语,用群众熟悉的事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之入耳入脑入心。同时,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色,就是要增强理论自觉自信,不断开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要紧密联系世界的新变化和实践的新发展,创造性地运用各个学科和领域的理论和知识,深入研究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努力以新的思想观点和理论认识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色,就是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引导时代潮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既要立足于中国,又要放眼世界,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把中国的发展进步与世界的发展进步联系在一起,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特色,就是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真正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要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
民族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民族复兴的旗帜已经举起,民族复兴的道路已经开辟。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就一定能够实现。
版权所有: 青岛大学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 地址:宁夏路3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