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日常监督
范玉斌
监督是党章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是撬动其他所有工作的杠杆。监督越有力,治党就越有效。离开了监督,纪检监察工作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异于“盲人摸象”。必须强化监督的思维和意识,让监督见诸日常,保证日常监督做好、做实、做细、做到位。
一、做好日常监督的重要意义
监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纪委履行职责,首先要向监督聚焦,责任首先要向监督压实,力量首先要向监督倾斜。在监督上做到全面从严、全面发力、全面覆盖,确保党内监督和纪检监察不留死角、没有空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突出强调日常监督,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也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指引。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发挥纪委监委专责监督作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高校纪委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围绕协助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围绕权力运行各个环节,结合被监督对象的职责,既要全方位加强监督,又要突出重点、精准监督;要多措并举,整合各种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发挥纪委监督的再监督作用;要建立日常监督长效机制,让监督的眼睛常亮、监督的震慑常在。
结合我校实际,日常监督做到稳、准、实,关键是实,出实招、见实效。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规范监督。要把准“再监督”的职责定位,突出“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
二、日常监督要与政治监督相结合
政治监督不与日常监督相结合就显得空洞,日常监督不与政治监督相结合就显得乏力。要确保日常监督与政治监督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纪检监察的主业和工作的“重音”首要在于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只有政治监督挂钩,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监督效能。
1.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要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接受各种监督的自觉性,主要是纪委的专责监督。聚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和规范权力运行,确保政治监督有力度、有刚性,着重发现和纠正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能力不足等政治偏差问题。严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戒尺”,通过组织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挖细查管党治党突出问题,推动党的全面领导得到加强,保证权力正确运行不失偏。在各部门和党员干部中鲜明树起“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导向。要坚信“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一定“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要压实“两个责任”。积极协助校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突出抓好党委主体责任特别是第一责任人责任,推动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加强对二级党委的领导和指导,强化约谈提醒、督促推动、检查考核,深入开展述责述廉工作,用好责任落实监管平台,认真落实监督责任。要把监督责任与主体责任贯通起来,明确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
三、日常监督要与执纪审查相结合
通过拓展监督方式、前移监督关口、培植监督常态,推动监督工作具体化、日常化。通过补齐监督短板,跳出惯性思维,在加强常态化、近距离、可视化的日常监督上下功夫。要用执纪审查的眼光视角和手段开展日常监督,增强日常监督的刚性和力度。紧盯关键事,关键人,一盯到底,像解剖麻雀一般,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的规范整顿。对于不愿接受监督、屡说不听、造成工作失误的要坚决追究纪律责任。
1.坚持“三步走”。一是通过调研等多种途径发现问题,把监督挺在前面,以零容忍态度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加强日常监督从问题线索入手,避免无的放矢。问题线索包括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审计发现的问题线索、案件审查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信访举报的问题线索以及纪委监委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等。线索既可能是问题,也可能是提醒的依据,而提醒就是监督的开始;二是分析问题,帮助监督对象找到问题根源,指导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关键是使其思想认识到位,从思想根源上引起重视;三是解决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个单子吃药”达不到实际效果,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严把政策关,从实际出发,因事而异,因人而异,因时段而异。按照认识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坚持从严管理与关心爱护相结合,用纪律管党治党。
2.贯通运用“四种形态”。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原则、正面引导、春风化雨,营造“宽严相济、刚柔并进”的监督氛围。常咬耳朵、常扯袖子,该约谈的约谈,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该教育的教育,该责令检查的责令检查,该诫勉谈话的诫勉谈话,使更多的干部受到警醒,体现对干部的最大关心和爱护,维护党的肌体健康。“扯袖子”才能防止“戴铐子”,“红脸出汗”是监督,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也是监督。在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惩治这一手绝不能放松,否则监督就失去了保障,监督就是空的、软的,没有威慑力。
四、日常监督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监督,重在日常,贵在有恒。日常监督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制度的刚性约束推动监督工作始终在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上运行,使监督工作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中见常态、见长效。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以人为本,常抓不懈,扎实构建不能腐、不想腐、不敢腐的体制机制,让每一名党员干部在党规党纪面前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监督“长牙”、纪律“带电”,做到言出必行,说到做到,以实际行动累积功效,扩大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交集”,形成更多的共识,让监督真正成为干部行得正、坐得端的“帮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并非一日之功。党内监督有力有效、正风肃纪成为常态,惩治管校治校“宽松软”的震慑显效生威。让监督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氛围,让被监督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作为党员干部来说,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为构建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持续努力。